作者: 云华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1-10-20 10:22
晴朗天气时探访巨野县柳林镇榆园村,可见联排别墅式乡村民居配合规划完备的村庄基础建设,在蓝天白云下形成一幅新乡村风景画,令人不禁羡慕起住在这“画”中的村民。
榆园村是巨野县柳林镇2012年实施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村,该村453户村民2016年已全部完成搬迁,投入到充满新希望的新生活里。
小村庄换新颜,环境维护靠大家
从新村的联排民居前走过,各家各户门前都放有蓝色、绿色垃圾桶。在这里,垃圾分类、绿色、低碳、环保等理念,被村民实实在在地实践着。
在统一的垃圾存放点,村民王维平按照不可沤垃圾、可沤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可回收物等4类进一步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,示意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可在村里多走走,感受村庄整体的环境维护情况。
从宽敞、干净的主路走过,街道两侧的绿化焕发出生机,新能源公交车在站点载客后重新启动,在整个村庄的风景中成为一道流动的色彩。三五成群结伴玩耍的男孩子们路过时,还向村主任王衍存远远地打招呼。
“从土房瓦屋到新村社区,住的是二层小洋楼,出门是平整的水泥路,村里环境越来越好,新村新面貌,大伙的心气都不一样了。”王衍存介绍道,为了维护村里的居住环境,从2019年起,村里开始实行“街长制”,全村6条大街6个“街长”,由村干部和党员担任。“街长”是该街道环境卫生第一责任人,负责日常卫生的保持和清扫。在此基础上,村里成立了30人的义务清洁队,将有劳动能力、脱贫享受政策户24人纳入其中,由村民共同维护村庄环境。
注重文明建设,以新面貌奔向新生活
走进由庄稼、花草环绕的小花园式白色栅栏门,就到了村里的污水处理站。据介绍,通过该装置,榆园村实现了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、生活污水循环利用。
“未搬迁前,村民将厨房、洗涤后的污水随意倾倒,胡同内都形成了臭水沟。天气一热,臭味引来苍蝇蚊子无数,难闻气味,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。”王衍存说,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在规划新村时,就将建设污水处理站摆在重要位置。
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统一经地下管道流进村里的处理站,经过电解、消毒等一系列处理,再经过二次净化,完全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,做到生活污水循环利用。
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止于此。
该村还建有3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两处文化公园,空气源热泵厢房为全村实现集中供暖提供支持。该村是杂技武术之村,现有在外演出的杂技、魔术、武术演员20余人,弘扬特色乡村文化。同时,该村多次承办省、市、县、镇文艺大赛、广场舞大赛、“文化下乡”等大型活动,乡村文明行动红红火火。2019年,山东省“中国梦·新时代·祖国颂”百姓宣讲团、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阅读推广示范活动在榆园村召开。
近年来,该村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第五批美丽宜居村庄、山东省省级卫生村、菏泽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点、菏泽市文明村庄、菏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。
积极谋求致富途径,村民在家乡安居乐业
搬入新村后,村里利用民居屋顶,联合建成了108千瓦屋顶式光伏电站,为村集体收入找到了新的增长点。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,榆园村实现了住宅向新村集中、土地向规模集中,通过增减挂钩复垦土地388余亩。村两委精心考察研究后,将土地对外承包种植绿化苗木,通过规模化种植,吸纳本村群众就业、提高村民收入,还可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8万余元。
同时,村里还培育菌种种植厂1处,种植材果兼用黑核桃树120棵,育苗5000余棵,带动村民发家致富。
村民何翠英的养鸡场在新村驻地之外。她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介绍,在自家养鸡场内,1万只蛋鸡每天产蛋千余斤,自己的小家庭在住进新村的同时,也实现了致富增收。
搬迁后,榆园村先后实施通水、通电、通路等“四通”工程,推进“硬化、净化、亮化、绿化、美化”“五化”目标,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、特色产业转型,并配套建设综合服务中心、文化活动场所、体育健身场所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,促进村庄散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路上携手奋进。